發表文章

遠距教學如何拉近關係和建立歸屬感:善用學習儀式

圖片
面對面培訓如何華麗轉身數位學習(三) : 遠距教學如何拉近關係和建立歸屬感? 善用學習儀式 文/賴廣瑜         實施遠距教學後,講師除了適應新的教學方式,仍掛心著「遠距教學拉開人與人距離,是否會拉大人心的距離」、「沒有見過面的新生,如何快速建立關係,縮短磨合期」,以及「課程中如何增加學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很多研究顯示,師生關係及同儕關係會影響學習成效,正向關係有助提高學習動機和學業表現。實體課程原本就有建立師生與同儕關係的學習儀式,這些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的接觸點活動,巧妙地營造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感受,串起我們這一班的認同感。          當學習情境轉換至線上時,「復刻」習以為常的學習儀式,適當調整作法,同樣能引導學員為學習做準備,建立人與人的連結,在學習深化的過程中,穩固人際關係。         筆者依據課程實施前、中、後三個階段,分享調整學習儀式,建立師生、同儕關係及歸屬感的作法。 一、課程實施前的儀式與活動 1. 收到上課通知,準備上課         上課前學員會收到電子郵件、訊息,或電話的上課通知,知道即將上課。通知內容包括課程時間、線上學習方式、提供的支援和協助、將會收到的學習教材,以及上網測試時間等。         如果加上一段歡迎入學(錄訓)的視頻影片,會很有吸引力,預先「見到」講師和助教的臉,和「聽到」聲音,加溫熟悉感。 2. 拿到教材包,期待課程         實體課程的教材和教具大多是到教室才拿到。線上學習則要提早在上課前寄給學員。學習不能只靠數位檔案,需要摸得到紙本講義、教材和教具。如果線上學習會用到便利貼、色紙、色筆、小白板、手牌,甚至點心、零食、飲料等,就一併寄給學員吧! 教材包中加入小驚喜,讓學員期待課程開始。 3. 課前上線測試,熟悉環境         課前測試視訊軟體是實體課程沒有的活動。為了讓學員熟悉視訊軟體,必須在課前和每一位學員進行上線測試,確認學員有學習設備,能夠連上網路,網路訊號穩定,會進入視訊會議室和使用常用功能。         這是重要的前置準備工作,確保課程當天學員順利進入線上教室,準時上課。這段互動過程,學員慢慢熟悉線上學習環境、講師和助教。 4. 預習課前作業,心智準備         這個不花俏的接觸點是連結學員心智!促使學員初步理解學習內容,做好學習新知的準備。課前

面對面培訓如何華麗轉身數位學習(二):結合線上同步-非同步的課程設計

圖片
圖 頻寬與即時性矩陣(Bandwidth Immediacy Matrix) 文/賴廣瑜         受疫情影響,訓練機構和企業課程移往線上進行。然而,線上學習的困難點之一是「網路資源」,若所有人同時在線上,要考量到網路頻寬和數位設備等資源。近期,你我可能經歷過線上直播課程或會議進行到一半,網路斷訊或訊號品質不好的窘境。         課程要如何調整設計,克服網路資源的問題呢? 帝博大學(DePaul University)創新教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Daniel Stanford提出「頻寬與即時性矩陣Bandwidth Immediacy Matrix」(見上圖),幫助講師和課程規劃者重新思考原有課程設計,如何組合同步及非同步的教學方法,以及應用的工具。         「頻寬與即時性矩陣」中垂直與水平兩個座標軸分別是「頻寬」和「即時性」。兩個座標軸區分為四個區塊,在調整課程設計時,思考不同區塊教學方法與工具的優缺點,轉變成適合學生,符合訓練目標,也是講師可以適應及操作的課程。 綠區(低頻寬、低即時性)         左下方綠色區塊可應用的媒介工具看起來並不特別,卻是課程長期以來使用的方式,像是讓學生閱讀文章、資料,使用討論區交流,或是用電子郵件傳送資訊。     在頻寬資源珍貴的情況下,講師須重新思考要學生多快做出反應,有些學習內容不需要學生做出即時回應,反而需要較多時間思考和反芻。不論是面對面課程或是數位課程,別忘了這三種講師和學生都很擅長使用的工具。 藍色區域(低頻寬、高即時性)         右下角的藍色區塊,有低頻寬工具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即時討論, Microsoft Office 365 或 Google Drive 等工具可以協作編輯文件,讓多人編輯同一個檔案、表單或投影片,留下共筆紀錄。         講師可以根據訓練目標,指派學生作業或任務,促進學生討論、交換經驗和完成學習任務,實現課程的分組討論、個案研討和演練實作等教學方法。如此安排,學生不用長時間掛在網路上進行同步視訊課程,也能達到課程設定的目標。         疫情期間限制出入,人與人的接觸變少了,居家上班和學習的學生也很希望與人接觸,講師應用此區塊的工具時,需要進一步思考學生作業或任務的安排,如何促進讓學生參與團體協作及討論,例如:團體必須解決的問題,如何提出團體討論後的

面對面培訓如何華麗轉身數位學習(一):什麼課程能? 什麼不能?

圖片
    文 / 賴廣瑜         2021 年 5 月新冠肺炎病毒( COVID-19 )傳播,讓台灣訓練機構及企業的培訓不得不暫停,或是轉換至數位環境學習。面對驟變和不確定的未來,訓練機構負責人、訓練規劃人員和講師急於思考應變之道。         歐美其他國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年以上,有許多經驗可供借鏡與參考,筆者研究他山之石,作為訓練從業人員調適、應變及未來訓練規劃的參考。   什麼課程能轉身至數位學習環境 ? 什麼不能 ?         澳洲技職教育聯盟( TAFE Directors Australia ,以下簡稱 TAFE ) 2020 年 3 月 17 日至 2020 年 6 月 12 日期間針對聯盟的立案培訓機構進行調查,探討了訓練機構、講師和學生適應新環境的方法。          TAFE 為超過 770,000 名學生 , 提供 1,200 多門訓練課程。有些訓練課程以知識學習為主,另一些課程則需要經驗豐富的講師指導,透過練習和實作獲得技能。雖然不是所有課程都能轉換到數位學習環境,但大多數課程以新的方式傳遞學習內容,並在講師指導下,進行遠距學習、實作和能力評量。         在疫情初期, TAFE 將立案訓訓機構的課程分為以下四類,作為轉換訓練模式規劃的依據: 類型 1 –  已經數位化( Digital already ):這些課程大部分已經數位化,講師能夠應用數位工具、平台和媒介,傳授教學內容。 類型 2 – 適合數位化( Digital suited ):這些課程提供學生資源和講師支持,課程經過修改,能夠以數位方式傳遞教學內容。 類型 3 – 數位化挑戰( Digital challenging ):這些課程需要技能學習的設備和講師的密切指導,亦或者講師還未準備好以數位學習的工具教學。 類型 4 – 數位受限( Digital limited ):這些課程有必要的訓練要素、教具和設備,較難在數位學習環境提供學習內容,此類課程通常是傳統行業培訓。         圖 1 顯示疫情前 TAFE 立 案訓練機構上述四種課程類型的比例,只有 19% 的課程已經數位化,大多數課程需要調整。圖 2 則顯示隨著疫情變化,轉換為數位方式傳遞教學內容的課程比例,四種類型數位教學的比例皆

學習有成效,提升即戰力-食品產業學院職能導向課程設計實務經驗

圖片
分享廣瑜輔導食品所運用職能規劃職能導向課程的經驗。這門「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進階課程」原本就很賣,食品所投入許多資源,結合國內食品大廠一同翻新課程,讓原本法規規定從業人員一定要上的訓練,和實務緊密結合,學員確實學到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的精髓。 (原文刊登於食品工業雜誌2018年3月,以下為部分內容) 學習有成效,提升即戰力- 食品產業學院翻新「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進階課程」 文/賴廣瑜  啟新創育顧問公司顧問總監 在衛生福利部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下,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食品產業學院運用「食品產業品保工程師職能基準」翻新推行多年的「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進階課程」。 原本課程只有紙筆測驗,判斷學習成效,為符合職能基準中工作能力水準的要求,重新設計評量方式,增加為4種評量,讓學員不但能學到、做到,還能達到能力標準要求。 接受新課程培訓的學員表示經過課堂討論、課堂中專題實作與課後作業的評量方式,自己動手做過一次,確實學習到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的精髓,雖然上課壓力較大,要寫作業,但是收穫更多。 授課老師們也反應採用不同角度與能力面向的評量設計,能夠更準確了解學員的理解狀況,提供適當的指導與回饋,讓教學更有成效。 食品產業學院如何運用職能設計課程與評量,確保培訓有效呢?  以下分別就「回應市場需求與法規規範」、「運用職能找出訓練需求」與「依據職能設計課程與評量」逐一說明。 (一)回應市場需求與法規規範 10多年來食安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感到憂慮,食品衛生安全意識也提升。然而,食品管理有其複雜性,食品安全、食品違規與食品品質交錯其中,急需食品品保專業人才把關。 台灣食品工廠約 6,000 家,僱用從業員工 12 萬 3,000 人,104 年食品工業產值 (不含菸草製造業)為6,091 億元,佔製造業總產值的4.22%(排名第8 位)。 經公告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相關規定之食品業別為水產食品業、肉品加工食品業、乳品加工食品業、餐盒食品工廠與國際觀光旅館,廠家數約1000家。 衛生福利部依據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規範前述1000家食品業者應成立食品安全管制小組,管制小組成員,由食品業者之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及品保、生產、衛生管理人員或其他幹部人員組成,至少三人。管制小組成員,應接受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食品安全管制

2018新課程:提問找答案,你是問題解決高手

圖片
從經驗發現:沒有靈感、想不出好方法的時候,去找同事朋友聊聊天,會因為對方一、兩個好問題,讓我靈光一閃,茅塞頓開。 好的提問,像是打開一扇門,為糾結問題找到一條新出路。 廣瑜四月與工研院合作新課程「提問找答案,你是問題解決高手」 課程名稱 : 提問找答案,你是問題解決高手 課程時間 :2018年4月27-28日  9:00-17:00,14小時 地點 :台北工研院 ➤按這裡報名 一、課程介紹 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或要達成目標設定錯誤,如同射箭射錯標靶,不但無法達成目的,更造成徒勞無功,資源錯置,團隊人心挫敗。 你我都不希望上述情況發生,為何這類狀況仍在工作中持續上演呢? 問題與目標設定錯誤有以下幾種可能: * 問題與情況複雜,無法看清本質 * 資訊掌握不足,缺乏追根究柢精神 * 無法看到不同層面影響因素的關連 面對變化快速的環境及日益複雜的管理事務,傳統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法已經不足以面對複雜問題。 你需要新的能力,運用「提問力」建立開放對話的環境,匯集團隊智慧,掌握問題關鍵,並獲得不同觀點與意見。 課程中你將體驗提問與團隊齊心合力解決問題的力量,你將會經驗到「啊哈! 原來是這樣」電光石火問題被開通的一刻 二、適合對象 1. 擔任領導團隊的你,用好的提問引導同事解題,而非出手幫他做 2. 接下新任務、新挑戰的你,沒有過去經驗可遵循,需要新觀點與想法 3. 擔任講師顧問的你,引導學生與合作夥伴達成目標 4. 不敢問問題的你,感覺有些事情不清楚,可是不知道怎麼問,擔心沒搞清楚,做錯事 三、參與本課程,你將學會 1. 透過不同觀點,透視問題核心,掌握解決問題關鍵點 2. 結合不同背景參與者合作,獲得不同看法或新鮮觀點 3. 運用提問和反思,學會正確提問,而不是正確解答 4. 提問在問題分析解決不同階段的應用方法與要點 四、課程特色 1. 學員專屬提問指南 參與課程您將獲得一套解決問題的提問指南,讓你立即上手,回到工作現場帶領團隊使用。 2. 帶案學習 學員攜帶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問題參與學習,藉由團隊的力量、正確的提問,帶來不同的觀點,提升訓練移轉成效。 五、學習內容 一) 提問與問題分析解決 1. 什麼是提問 2. 提問與質問的差異 3. 提問與問題分析解決的關係

7-8月在新竹帶領-建置企業職能模型工作坊

廣瑜7-8月在新竹帶領的工作坊,歡迎推薦公司夥伴參與。 ★應用政府職能資源建置企業職能模型工作坊★ 一、工作坊簡介 建置企業職能是廢時耗力的工程嗎? 如何建置以職能為基礎的人才發展與管理架構? 建置企業職能不再是廢時耗力的工程! 政府中央部會至2017年已經建置280項以上職能基準,以及超過1500個職能單元,職能涵蓋各個產業、領域、職業與職能級別,內容彙收在iCAP職能發展應用平台便利企業應用。 企業能夠應用職能基準(職能單元)做為發展基底,為公司量身訂做職能模型,提升建置發展的效率。藉由職能訂立人才能力規格,作為人才素質評估、招募甄選、發展、績效管理、繼任計劃及職涯發展的一致性標準。 為協助企業應用政府職能基準(職能單元)為任職公司客製化職能模型,舉辦「建置企業職能模型工作坊」,參與者須「帶案學習」─以公司要發展的職能做為學習專題,經由工作坊循序漸進學習,同時完成一項職能模型及職能應用文件。 您將學會: ◆ 掌握企業發展職能目的、職能發展項目及應用方式 ◆ 選擇合適職能基準(職能單元)做為職能參考資源 ◆ 採用合宜方法蒐集、分析及解讀企業內部職能資訊 ◆ 撰寫職能初稿資料,運用專家會議驗證職能有效性 ◆ 提出職能應用方式與文件,如:訓練計畫、招募面談文件…等 參與工作坊,您將達成以下學習成果: ◆ 為公司量身訂做一項職務的職能模型 ◆ 建立公司發展職能模型的模式、方法與工具 ◆ 提出職能應用方式與文件,開啟職能應用的里程碑 二、參加對象 於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相關工作2年以上者。 須「帶案學習」,於學習期間發展一項任職企業的職能模型,以及完成一項職能應用文件。 三、時間規劃 2017年7月05日(星期三) 13:30-16:30 2017年7月12日(星期三) 13:30-16:30 2017年8月02日(星期三) 13:30-16:30 2017年8月15日(星期二) 09:30-16:30 四、地點 新竹科學園區-園區公會 (新竹市展業一路2號2樓202教室) 五、活動內容 第一場 7月05日 政府職能資源介紹與應用方式 發展企業職能前準備工作 職能資料蒐集方法 講授、分組討論與發表 第二場 7月12日 職能資料分析與解讀 職能模型撰寫方法(上) 講授、分組討論與發

量身訂做企業職能,一學就上手 - 職能分析課程,5月台中開班

每年都擠破頭的「職能分析」職能導向課程要在台中開班啦! 歡迎推薦捧友報名參與。 經歷77小時的學習,您將學會: 1. 建立公司發展職能模型的模式、方法與工具。 2. 藉由職能訂立人才能力規格,作為人才素質評估、招募甄選、訓?發展、績效管理、繼任計劃及職涯發展的一致性標準。 3. 連結公司策略目的,選擇職能發展項目,規劃應用方式。 4. 選擇合適職能基準(職能單元)做為參考資源,提升職能發展效率。 5. 採用合宜方法蒐集、分析及解讀公司內部職能資訊。 6. 撰寫職能文件,採用合適驗證方法檢驗職能有效性。 7. 發展職能應用方式與文件,如:職能導向的訓練發展、職能導向招募面談…等,啟動職能應用的里程碑。 ★   截止報名時間: 2017年4月20日。 ★ 研習時間:2017年 5/12、5/13、5/18、5/19、5/20、6/9、6/10、6/16、6/17、6/30、 7/1,共計 77 小時,11 天。 ★ 研習地點:台中市工業區 38 路 193 號(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 講師介紹:賴廣瑜 * 現職:啟新創育顧問公司顧問總監、工研院產業學院特聘講師 * 職能建置與職能導向課程輔導相關資歷:    - 澳洲訓練規劃與評估國際研習認證師資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分署共通職能模型設計與職能導向課程發展    - 勞動部「職能分析課程」96小時行動式學習輔導,輔導56家企業,提出58項職能(至2016年)    - 農委會農民學院農業領域專業職能導向課程發展    - 頎邦科技專業職能建置與職能導向課程發展    - 中國生產力中心連鎖餐飲業專業職能建置與職能導向課程發展 …..等 ★ 詳細內容請見報名網頁: http://icap.wda.gov.tw/index_view.aspx?news_id=fj%2fEIkD8Hy0%3d ★ 下一梯次預告: 台北班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