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只聽自己,不想聽你說話: 引發聽眾共鳴的方法

越是不會溝通的人說得愈多重視聽眾的感受才有機會敲開心門

教學或演講現場學生不再舉頭望黑板低頭寫筆記而是低頭滑手機即使台上的講者是業界權威唱作俱佳手指仍忍不住滑幾下

看著科技如此觸動人性不禁反省人們為什麼要聽你說話?手機可以連結到教室外豐富的世界或是進入刺激快感的遊戲賽局,那個世界可能比此刻的活動更誘人。

到底什麼事情才能引發興趣提升專注力呢? 能夠吸引聽眾專注的答案就在聽眾身上人們不關心你說什麼只關心自己

該如何讓你的觀念想法與聽眾產生關連引發共鳴呢? 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1. 被重視的感覺

每個人都渴望被重視在演講或上課前先研究聽眾背景想像他們關心的事情或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到了現場主動找聽眾一對一聊天了解他們為什麼想來上這門課程期望帶走的東西

聊天的過程就在蒐集聽眾的線索這些線索都可以運用在課程的對話或舉例說明並且建立講者與聽眾之間一對一的人際關係對聽眾而言他感受到講者對自己的重視。對講者而言這些關係如同地基找到溝通內容的著力點

然而聊天並不能因為課程開始而結束,到了休息時間,仍需要繼續找沒有接觸過的聽眾,持續聊天展現關心與蒐集線索。

2. 連結關係讓更多人懂你

人們喜歡和懂我的人在一起﹗透過聊天逐步蒐集愈來愈多的線索,這些線索幫助講者調整溝通內容。除了連結講者與聽眾的關係,講者需要幫助聽眾之間建立關係,加碼課程中的注意力磁鐵,讓有相似經驗的人彼此分享,讓聽眾感受到這裡的人願意瞭解我的想法,甚至獲得別人的肯定與認同,讓空間中的關心濃度吸住聽眾注意力。

3. 哇! 原來是這樣

人們對於已經知道的事情沒有興趣卻對於「哇! 原來是這樣」的事情很感興趣。
能夠讓人心中一震的方法是敲擊現有的觀念或成見運用發問與辯論讓聽眾發現原來自以為是的事情不完全如此或這些事情原來我已經知道只是說不出來而已。在多方對話當中,擦亮講者想要傳達的內容,在聽眾心中發生共鳴。

4. 解決自己的問題

聽眾是帶著問題來上課的,雖然課程無法完整解決聽眾生活工作上的問題,課程可以達到反省、獲得能力與同儕支持的功能。講者需要引導聽眾在離開教室前,為自己立下里程碑,里程碑可以是寫下簡短心得或在工作生活中的應用,也可以是行動計畫,或是組成同學會彼此支持,感受到疑難雜症獲得紓解。

越是不會溝通的人說得愈多改為重視聽眾的感受才有機會敲開心門

本文作者賴廣瑜 工研院產業學院特聘講師

發表時間2013.3.1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開場就介紹演講大綱穩死:四招和聽眾搭訕誘惑的方法

演講結尾是慾望的起點:四招譜出精彩結局的方法

Adobe反其道而行,用「紅盒子」鼓勵員工創新